311期EMBA「自己就是一個新產品」

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題目,以我個人而言,現在都期許自己每個階段都是一個人生的新產品。因為年紀大了,並不期待成為有競爭力的新產品,但至少可以是中用跟的上時代脈動的產品。

一直以來都不太喜歡艱澀的理論高調,總覺得高調的理論與真正的心靈層次有些距離。組織的內化提升最基本的單位在個人,個人的心靈改革在不起眼的小品裡、也在日常的行動中,過多的高論往往會質變成清談,被譏為一口好理論一口漂亮話,對組織的改造反而容易流於表面外在,利弊由人。誠如在7/04去聆聽了葛史密斯的講座,他所說的:我們的價值觀不在於說了什麼,而是做了什麼。

這篇文章的主軸是:「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,不是要設法改變對方的不完美,而是如何讓它的優勢能完全發揮。這是領導人的職責。」文章中揭露五個發人深省的感受:分別是「有贏得太多的心態而不自覺」、「追求完美」、「個人改變需要四個保證書」、「學習讓對方將話說完」、「目標成癮」。回想過去一些在職場的經歷片段,曾經的年少輕狂過,曾經應驗了「性格決定一切」,有如像本文所提到的,「有贏得太多的心態而不自覺」總希望把長官交付的任務做到盡善盡美,但有時候在一股腦的衝刺下會忽略了自己過快的節奏,讓周遭的人跟不上,包括法令和觀念都是,而使自己陷於孤立無援,再加上「追求完美」的個性使然,使自己變成了苛吏,人說苛政猛於虎,自己當了老虎還不知,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悲哀。葛史密斯在那次的講座上說:不要惦記著完美,人非完美,想想自己的缺點在哪?還有范范有一首歌唱著:人生完美的事太少,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想要。

因而開始自忖應該把自己重塑成一個全新的產品,從新開始,開始要學著放慢腳步,學著看待事情的角度SOSO就好。學著放下身段運用外力來朝「個人改變需要四個保證書」努力,如在文章中提到的其中一個保證:「既往不咎,往前看」,往前看很重要,但要「既往不咎」需要一些時間,因為每一個事件所產生的間隙或誤會或失誤,都曾經在自己或在別人身上留下傷痕,想要撫平或真正的既往不咎,並沒想像中或空口憑說那麼容易,正因為了解自己才能面對自己,否則只會落至「說的比唱的好聽」;再說另一個保證:「有話直說,不隱瞞」,這要因地制宜,否則這樣做很危險,一不小心就會誤觸地雷,說錯話遠比不說話的後果來的嚴重,比方向對方提出建言時,若沒有得到充分的信任,千萬別太直接,因為別人並不一定和自己有著同樣的想法或出發點;因此有話不一定要直說,坦誠比較重要,試著「學習讓對方將話說完」,一方面以示尊重,一方面學著讓自己沈的住氣,有時候「聽」反而是很重要的「辯解」。

近二年來我都給自己設定短期目標,要求自己需要改變,人生每一步都是一次的歷練,我嚐試要求自己做前饋練習,雖然現在做的還不夠好,但往後只會更好。一旦達到短期且簡單的目標後,便能逐漸建立對達成目標的信心,會讓自己不自覺的「目標成癮」。所謂的前饋練習就是不要再去講過去,過去的過錯已經無法改變,別人給我建議時,不需要急著反駁,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說聲謝謝!人在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時,可以很淡定的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,那便是昇華了。

 

本期還有一個主題「4大紀律提高你的執行力」,設定目標很重要,文章中提到設定頂極目標的要件,但我在這一兩年都是設定短期的目標為要件,因為個人和組織畢竟不一樣,我也跟自己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,比方在2011年底時給自己設定2012年的年度目標,如:要走完幾條步道,要看幾本書,要去完成什麼等等,許自己小小的目標,容易達到的信心就大增,有時也會因為已經設定了目標,就告訴自己不能偷懶,要對目標負責、對目標養成紀律。這樣做可以和自己對話,可以更認識自己,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,在往後的時間去調整自己,人生都快過了一大半了,難道要繼續糊塗自己、矇蔽自己嗎?

最後我要說的是:執行力要落實在組織裡面,紀律真的很重要,而當責的紀律更重要,在我們組織內比較常見的是妥協文化、因人制宜,有些事因為換人做了,規範就跟著改了,這是人治色彩的表徵,沒有對錯,只是比較難長治久安。再者常看到部份員工,因為自己的不作為,反而卻都還能忝不知恥的當起評論員,比方說:對每個月的績效說三道四,彷彿置身事外,殊不知別人的努力正在成就他的幸福。但這些職場上基本的ABC如今在組織裡面卻被忽略了,我常在想,我們沒有退場機制,沒有摘奸發伏的藥方,像我覺得很不適任的員工,即使再三督促,但當事人還是無關痛癢,如果一再粗心到被客戶指著罵,當主管的只能尷尬的陪著笑臉向客戶賠不是外,也是莫可奈何?有時候,我會退回來思考著,內心有一段OS告訴自己,已經盡力了,別雞婆,免得傷到自己。

明知道這樣的想法不健康,但現實確是如此。雖然很不滿,但更無奈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